午饭时间,海南区银泰商场门口一派忙碌景象,外卖员、快递员来来往往。
“今天点外卖的人特别多。”美团外卖员小王说,一直忙着用手机,一看手机电量已不足20%,看到商场附近的红蜂驿站,赶紧走进驿站给手机及时充上了电。

这一幕,得益于近年来海南区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通过整合物业楼宇、爱心商户等多方资源,建成包括小哥驿站、红色蓄能站在内的39个暖“新”服务驿站,构建起“15分钟服务圈”,为奔波在城市中的新就业群体提供了温馨港湾。在今年3月,海南区委社会工作部创新推出城区21个核心站点的数字地图,将服务提升到新高度,实现“数字”赋能、幸福“加码”,让更多户外劳动者能够“看得见、找得到、进得来、用得上”,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城市点亮了暖心灯。


据了解,数字地图实现了 “一键查询、精准导航” 功能,极大提高了暖 “新” 驿站友好场景的知晓度与可达性,新就业群体只需在手机上轻松操作,就能通过精准定位快速找到距离自己最近的驿站。
无论是在忙碌送餐途中急需短暂休息
还是电动车电量告急需要充电
亦或是口渴想喝口水
数字地图都能迅速定位
到可提供相应服务的驿站
享受休息、充电、饮水等
“一站式” 基础生活服务
通过电子地图可以
轻松搜索附近的暖“新”驿站
使用方法

方法一:关注“北方海南社会工作”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方“暖新驿站”链接。

方法二: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

近日,记者走进德顺家苑暖“新”驿站,“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红色孵化中心”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在这里,除常见的充电器、饮水机、应急药箱等设施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还精心设置了党建书吧,为新就业群体营造阅读学习的良好氛围;开辟政策宣传角,定期开展权益保障培训,切实提升新就业群体的权益保护意识;设立“先锋骑手”积分兑换角,鼓励新就业群体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增强他们的归属感与责任感。

“现在为我们建设的暖‘新’服务驿站,提供了全方位贴心、暖心服务,实在太好了。”快递员李阿姨走进驿站时,笑容满面。
“暖‘新’驿站设立后,我们构建起‘撑伞充电’+赋能成长+基层共治服务体系,多管齐下整合多元资源、优化配送环境、畅通发展渠道、依法保障权益、融入基层治理,让驿站真正成为新就业群体的‘能量补给站’和城市融入平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海南区暖 “新” 驿站数字地图的打造
是对新就业群体关爱的生动实践
随着这一创新服务模式的
不断优化
将持续为新就业群体带来
更多便利与温暖
推动城市治理与发展迈向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