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区政府办公室    时间:2015-01-22    阅读量:    [关闭本页]

 

海南区九届人大

三次会议文件(3

 

——2015112日在乌海市海南区

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的简要回顾

2014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一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区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进步。

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7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11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1.16亿元;城镇常住居民和农区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29220元和13821元。工业经济稳中提质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111.9亿元。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围绕“重点项目建设突破年”,进一步落实跟踪服务责任制,神华18万吨多孔硝铵、宏阳百万吨捣固焦、蒙达湖30万条子午轮胎和成城交大一期5万吨甲醛、15万吨高效减水剂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亚东萘系产品、三兴2-萘酚、信嘉新能源炭微球精细化工项目顺利实施,先进材料特种金属、乌海联合化学颜料等一批产业层次和产品附加值高的项目相继入驻。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神力新能源煤矸石制超细纤维、璐博环保科技焦化脱硫废液提盐等项目加快建设。切实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加大在用地、信贷等方面的协调扶持力度,收储园区土地41.5万平方米,通过争取国家清洁基金贷款和实施“助保贷”等措施帮助企业融资1.7亿元。招商引资和资金争取工作成效明显,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0个,引进到位资金80.67亿元;争取各类专项补助资金2.9亿元。园区配套功能进一步完善,完成主干道交通设施和远大路改造,西卓子山机械加工园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一期实施托管运营、二期基本建成,拉僧庙污水处理厂完成规划设计;海盛工业投资公司顺利组建,进一步盘活了国有资产,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运营。第三产业有序推进。第三产业增加值预计完成4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6.94亿元。区域生产性服务中心建设取得新进步,鸿达物资交易中心、新晟汽配城投入运营,乌海国际陆港项目加快建设。银泰广场、明达商业街投入使用,内蒙古银行落户我区。完成了满巴拉僧庙景区规划设计,庙宇修缮工程启动实施。农业经济平稳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预计完成2.1亿元。农牧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建成阳光田宇葡萄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岚田、亮盛集中养殖区,锦隆塘“健康养殖基地”开工建设,万亩滩盐碱地改造和阳光田宇葡萄酒庄项目进展顺利;农区国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启动实施。全年新增葡萄种植面积2201亩、保护地136亩、标准化鱼塘800亩,流转土地2468亩。全区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1亩,保护地619亩,标准化鱼塘2900亩,累计流转土地7396亩。

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新修改造城区海电路等4条街路2.3公里,铺设给排水和供热管网2.9公里,城区分区域供水工程投入使用;实施了金融路等4条街路亮化。完成天然气入户1505户、既有建筑节能改造7.7万平方米。全力支持荣乌高速、109国道石嘴山黄河大桥和乌海至吉兰泰输变电工程建设,地区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农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扎实推进。科学规划,多方筹资,全力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村村通电、安全饮水、校舍安全改造、社会保障等8个方面实现全覆盖。完成农区危房改造1110户、村街巷硬化22.8公里。新建改造文化活动室8个、文化活动广场15个,完成9所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扶持建设了8家便民超市,安装直播卫星“户户通”1343户,建成元宝山和巴音陶亥广播电视发射基站。赛汗乌素村和渡口迎河村成为全市农区建设的新亮点。城乡管理进一步加强。依托城市综合管理平台,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扎实推进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不断完善道路交通设施切实加强大型货运车辆闯禁行治理,城市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坚持建管并重,深入开展村容村貌整治,落实包联责任制,以治理农区柴草乱堆、垃圾乱倒、棚圈乱搭、房屋乱建为重点,大力实施“三清三改三化”,清理长期无人居住院落807户,新建公厕57座,农区面貌明显改观。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努力改善环境质量,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建成园区污水综合应急处理系统,水环境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得到提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淘汰铁合金、电石产能39.1万吨。大力开展焦化、电力、水泥等重点行业环保专项行动,实施减排项目16个,开展了海化、赛马等4个水泥项目脱硝治理;完成了华资、榕鑫等4户焦化企业脱硫提标改造;对佳鑫煤焦化、银鑫冶金等8户企业进行停产整治。全年预计削减二氧化硫7236.5吨、氮氧化物3049.8吨、化学需氧量22.9吨、氨氮5.4吨。深入实施“蓝天工程”和打击取缔无证照非法企业专项行动,整治燃煤锅炉12,改造矿区道路7.5公里,取缔非法企业98户。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深刻吸取泰和“4.8”生产安全事故教训,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入开展“百日”安全大检查和“六打六治”、“九打九治”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营造了安全的发展环境生态建设成果不断扩大。启动了恩格尔山万亩义务植树基地建设,完成义务植树32万株。实施了109国道连接线、城区北出口等重点区域绿化工程,开展了沿鄂尔多斯边界绿色生态走廊建设,完成人工造林3.5万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2平方米。

民生保障切实加强。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总支出的七成以上。就业创业工作扎实推进,多渠道安置就业2481人,免费培训2440人次;降低小额贷款反担保准入门槛,为151户创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235万元。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困难群体帮扶救助力度不断加大,累计发放各类救助和补贴资金3698万元,为1832名农民工追还拖欠工资1122万元,协调内蒙古银行为208名贫困人员参加养老保险提供贷款602万元。全面落实惠农支农和教育惠民政策,发放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等补贴851万元;减免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各项费用367万元;多渠道救助贫困大学生501名,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231万元。法律援助深入开展,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95万元,区法律援助服务中心评为自治区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示范窗口。保障性安居工程稳步推进,新建续建保障性住房1145套,搬迁安置居民698户。西卓子山地区电视网络线路升级改造全面完成,收视质量进一步提高;公交线路进一步优化,城区2条公交线路实行免费乘坐,居民出行更加便利。和谐社区建设成效显著,改造了新世纪、金海、民乐3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依托民生服务信息平台,构建全方位民生服务网络,社区公共服务基本实现“一刻钟”全覆盖,拉僧仲街道和华苑社区分别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示范社区称号。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创新进一步加强。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项14项,新增市级以上科技成果6项、专利7项,新增自治区信息化科技工程示范企业和推广应用企业8家。内蒙古煤焦化工新材料研究院8万吨新型炭黑中试基地启动实施;联丰稀土化工研究院创建为自治区级研究院。学校标准化建设有序推进,环境育人、名师兴教和亮点打造工程启动实施;三完小风雨操场主体完工,二十二中、二十三中塑胶运动操场开工建设,二十三中节能安全改造完成,桃花小学完成撤并。学前教育环境不断优化,区第一幼儿园投入使用,公乌素幼儿园主体建成,拉僧庙幼儿园完成改造;取缔不符合办学条件的民办幼儿园11所。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区人民医院医疗设施进一步完善,创建二甲医院工作稳步推进;成立了“区域医疗联合体”,在全市率先启动了家庭契约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拉僧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荣获全国群众满意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称号。公共文体设施日益完善,区文化艺术中心加快建设,档案馆书画院投入使用,巴音陶亥镇和公乌素镇综合文化站被评为自治区三级文化站。人才工作不断加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聘用工作全面实施,公开招聘幼儿教师30名,接收各类志愿者48人。强化食品药品市场监管,餐饮服务量化分级管理实现全覆盖,创建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单独二孩”生育政策启动实施,第三次经济普查基本完成。民族宗教、双拥、优抚安置、人防、国防教育、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均取得新成绩。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的六城联创启动实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公共场所禁烟活动全面实施,全民整体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我区顺利通过自治区文明程度指数测评。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切实加强同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的联系,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95件、群众网上诉求219件;深入实施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基层民主不断扩大。改革创新稳步推进,工商和质量技术监督职能划转顺利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行政权力梳理工作启动实施,政务服务环境更加优化。加强对重大决策、重点项目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全年审计各类项目62个,节约财政资金2106万元。“平安海南”创建扎实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全面推进。信访制度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深入开展,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政府作风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为民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干部职工作风进一步转变,行政效能不断提高。着力查摆整改“四风”方面突出问题,从严从实抓好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区委专项整治任务的落实,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解决,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打通,全区上下政风行风明显好转,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自治区28项规定和市委配套规定,集中开展了公务用车和办公用房专项治理,清理公务用车87辆、办公用房1.2平方米。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全年“三公”经费支出压减10%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的形势下,我们能够取得这些成绩实属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区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共同拼搏实干的结果,也是驻区单位密切配合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海南区改革发展的各级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层次依然偏低,转型升级任重道远;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推动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压力不断增大;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压力加大,生态建设任务艰巨;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发展不平衡,部分群众生活仍然贫困;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需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对照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常住居民和农区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指标未能达到预期目标,部分计划实施的项目未能如期实施或建设完成。这其中既有市场环境影响的客观因素,也反映出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严峻形势估计不足、应对不充分。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科学分析和研判形势,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在客观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发展的积极利好因素:我国经济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自治区大力推进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建设,我市转型发展呈现良好势头;我区在煤化工、氯碱化工发展中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明显,一批产业层次高、技术装备水平先进的项目正在有序推进,这些都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应该说,海南的发展大有希望、前景广阔。我们一定要增强发展信心,积极有为地做好各项工作,全力完成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二、2015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年的各项工作,对于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准确把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做到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方法上对路、工作上得力,与时俱进抓好各项工作,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努力实现高质量的新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委会议、市委六届十次全委会议、区委七届四次党代表会议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转型发展的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为重点,以“六城联创”为抓手,综合施策稳增长,全力以赴调结构,凝心聚力促改革,集中财力惠民生,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9.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9%;城镇常住居民、农区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0%;节能减排完成市级控制性指标。

围绕上述目标,年要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转型发展,提升产业层次,促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大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立足建设全国重要的煤化工、氯碱化工基地,坚持产品多元化、制造精细化、链条终端化的发展战略,高标准打造精细化工园,推进下游精深加工产业发展。煤焦化工方面,围绕焦炭气化的发展思路,鼓励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实现焦炭就地转化,提高资源转化增值率,重点抓好神华、宏阳冶金焦气化制甲醇、LNG项目。氯碱化工方面,加强与国内研发机构的交流对接,引导和推动电石企业改造升级生产工艺,夯实乙炔化工产业基础,加快发展附加值高的氯碱深加工产品,促进煤化工和氯碱化工融合互促、产业链相互衔接,努力实现上下游配套和一体化循环发展

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严格落实重点项目责任制,切实抓好神华18万吨多孔硝铵、蒙达湖30万条子午轮胎、三兴2.4万吨2-萘酚、成城交大一期5万吨甲醛和15万吨高效能减水剂等项目的跟踪服务,力争早日达产达效。全力支持亚东3.1万吨萘系产品、神力新能源年产12万吨超细纤维、先进材料22万吨特种金属、乌海联合化学颜料、信嘉新能源炭微球等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建成投产。

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坚持安全第一、环保先行的理念,把园区建设作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促进产业集聚集约、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环节和基础工程来抓,不断完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抓好污水处理厂二期运营管理,提高污水处理能力。依托海盛工业投资公司,加快推进各类资源和资产整合,采取企业入股经营、协调金融合作、盘活国有资产等形式,搭建产业发展融资平台;管理和经营好园区公用设施,进一步增强园区综合服务功能,改善园区投资环境,以完备的基础设施、优质的服务环境吸引投资。全力配合荣乌高速公路、黄河石嘴山大桥、244国道渡口至苦水沟段、乌海至吉兰泰输变电等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地区发展环境。

切实加强工业经济运行服务。深入研究把握国家宏观政策,抓好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全面落实扶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经营水平和生产效益。鼓励企业强强联合,发挥优势、壮大实力,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二)发挥区位优势,挖掘资源潜力,发展壮大第三产业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拓展物流服务。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引导企业突出核心业务、剥离物流业务,积极发展专业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大型物流企业,加快推进如意俊安、庆泰物流园和中基远洋公路物流港等项目建设。创新发展外贸服务。培育一批外向型企业,吸纳专业人才,全力支持乌海国际陆港海关、商检功能区早日运营达效,为企业进出口提供便捷服务,打造联通区域内外、辐射周边地区的物流通道枢纽,促进自治区西部区域生产性服务中心建设。加快西卓子山机械加工园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机械装备制造等非资源型产业,引进一批新型备品备件项目,带动工矿企业配套行业发展。

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改造提升商贸流通、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物业家政、连锁经营、信息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完善棚户区搬迁安置区配套商业服务设施,促进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增效。依托周边旅游资源,积极发展过境旅游,加快满巴拉僧庙等旅游景区建设,努力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依托葡萄和酿酒产业发展,将葡萄文化与乡村度假有机结合,年内建成阳光田宇葡萄酒庄。规划建设万亩滩湿地公园,打造集观光摄影和休闲采摘为一体的农业生态旅游基地,促进农业与旅游业融合互促。稳步发展金融业,积极争取包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努力提升金融业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三)完善服务功能,强化管理举措,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不断优化城市基础设施。从加强事关广大居民切身利益的水电路热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为居民创造更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新修改造老石旦街等部分路段,实施城区至西卓子山地区连接线、原109国道公乌素段和公乌素大桥翻修,不断完善交通路网,进一步提升道路通行能力。统筹地下管线布局和管理维护,逐步改造老旧地下管线,启动公乌素地区供水管网改造和公乌素、西卓子山地区排水收集工程。完成乌海发电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一期工程,进一步提高供热质量。大力抓好天然气入户工程,继续推进老旧小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完善垃圾转运站、公厕等环卫基础设施,加强垃圾无害化处理厂运营,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努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坚持管理与建设并重,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以建设干净、整洁、有序、靓丽的环境为目标,深入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严格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引导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城市管理,强化源头治理。结合“智慧乌海”建设,依托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加强部门联动,创新管理模式,细化量化管理标准,加大监督考评力度,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切实抓好集贸市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居住小区环境卫生治理。重点整治店外经营、违章占道、私搭乱建等现象,抓好黄河路两侧建筑物立面改造,规范美化临街商铺广告牌,打造一批“严管示范街”和精品特色街路

)坚持统筹发展,优化公共服务,推进城乡一体化

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原则,坚持和完善农区基本经营制度,切实做好农区国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启动国家级高科技农业园创建,科学编制产业规划,整合农区土地资源,加强与清华华清和青岛昌盛日电光伏等农业公司合作,打造土地集约利用、农业科研和品牌营销三级平台,引导阳光田宇、红墩绿源等龙头企业和江辰农牧业合作社等参与平台建设,推动农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围绕葡萄、蔬菜、养殖三大主导产业,继续推进种养业结构调整,提高农牧业整体效益。年内力争新增葡萄种植面积1000亩,无公害蔬菜稳定在4000亩,建成标准化鱼塘1500亩,改造万亩滩盐碱地2.3万亩,建设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1000亩,新建3个集中养殖区,完成神华公司水权转让节水改造工程。

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完成农区“十个全覆盖”提质改造工程,改造农区危房289户、硬化村街巷34.6公里。继续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巩固扩大“三清三改”成果,着力抓好绿化、净化、美化工作,基本实现农区院落整齐划一、院外整洁开阔、村庄整顿有序充分发挥渡口迎河、赛汗乌素和万亩滩3个亮点村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环卫保洁、综合治理、民主议事等长效制度建设,实现农区综合管理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落实各项优农惠农政策,优化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资源配置,进一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

(五)狠抓环境治理,注重生态建设,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切实加强环境治理。以更大的决心、下更大的力气抓好环境保护工作。推行环保网格化管理,保持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坚决防止重大污染事件发生。建立健全重大环境问题台账制度,组织开展以工业园区为重点的环保问题排查整治活动,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专项整治、销号管理。加强挂牌督办工作,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作为查办重点,落实责任,跟踪督查,做到查处到位、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积极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强化水源地保护,做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提高废水、污水回收处理与循环利用水平。加强水功能区水质状况监测,保障水环境安全。深入推进“蓝天工程”,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全力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继续淘汰一批落后产能,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加强重点减排工程建设,确保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以烟尘、粉尘、扬尘等大气污染物防治为重点,扎实开展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空气质量监测预警,建成PM2.5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加快推进工业园区集中供热工程,淘汰治理一批燃煤锅炉;加强煤矸石自燃污染治理,规范防风抑尘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抓好灰场渣场固化绿化和矿区道路硬化工作。全面启动矿区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分批次、分步骤、分区域推进历史遗留矿区地质环境治理,年内完成三十二公里矿区地质灾害治理。按照谁受益、谁治理和“边开采、边保护”的原则,严格落实矿山企业主体责任,确保不形成新的地质环境问题,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和矿区地质环境走向良性、和谐发展道路,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稳步推进生态建设。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和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为契机,坚持绿化扩容与提质改造相结合,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加强交通干线、关键节点、重点区域的绿化美化;改造提升城区、园区和居住区绿化品味与档次,合理搭配乔、灌、花、草,做到绿化、美化相结合,努力打造精品,形成多层次、多色彩的园林景观。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优先选择、合理配置适宜地区生长的耐旱节水树种,进一步提高苗木成活率,降低养护成本。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鼓励开展居住庭院、机关单位、厂矿企业造绿,大力推进身边增绿。加强林草资源管护,依法打击破坏林草植被行为,切实巩固好生态建设成果。重点抓好109国道连接线、海惠公路、黄河护岸等重点区域绿化工程;实施哈布其干沟河道整治,打造集防洪、休闲为一体的生态景观

(六)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

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步伐围绕“改革创新服务年”,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整体效能。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努力提高公益服务水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严格收费管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强化预算管理,实施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制度,提高财政运行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逐步实现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全面推进公务用车改革,规范公务用车管理。改革完善食品药品和工商、质监市场监管体制,调整监管职能,整合资源配置,强化监管责任和执法队伍建设,积极构建相对集中的市场监管体系,着力提高市场监管水平,打造饮食用药安全环境。稳步推进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提高医疗服务整体能力。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大力推进环卫、养老助残等领域向社会购买服务。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抓好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和定向招商,跟踪落实有投资意向的项目,全年力争引进到位资金79亿元。围绕优势产业,积极做好接续项目调研储备,重点抓好焦炭气化、乙炔化工和氯碱化工下游产业链延伸项目储备。深入研究上级资金投向,认真做好各项前期工作,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支持。落实扶持政策措施,引导中小微企业围绕主导产业开展上下游服务配套和分工协作,形成大企业主导、中小微企业配套发展的格局,推动非公经济加快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七)践行为民宗旨,持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高度重视民生保障。深入推进“就业创业工程”,继续落实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健全就业预警制度,及时掌握企业用工情况,实施援企稳岗政策,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和救助水平。加强劳动保障执法监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关心支持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发展,积极推进养老机构建设,建成东兴老年公寓。进一步整合公共服务资源,依托华苑社区服务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第一幼儿园和社会保障服务大厅,打造一体化服务模式。扎实推进“百姓安居工程”,建成保障性住房1192套;完善配套设施,强化服务管理,进一步改善棚户区居民的居住环境。尽快投入运营出租车,启动公交枢纽规划建设,进一步优化公交线路,切实方便居民出行。继续实施“扶贫攻坚工程”,深入开展扶贫包联工作,分类制定帮扶措施,从解决贫困人口最需要的养老、教育、看病、住房、就业等现实问题入手,不断改善贫困家庭居住和生活条件;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农区居民致富提供资金支持,促进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切实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积极搭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引导企业加大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投入,加强产学研联合,加快科技创新,拓宽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渠道,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深入开展学校标准化建设,继续完善教育教学配套设施,新建海新学校。大力实施环境育人、名师兴教和亮点打造工程,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一校一品”的办学特色,创建有影响力、有吸引力的教育品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扶持规范民办幼儿园,提档升级公办幼儿园,推进学前教育协调发展,年内建成公乌素幼儿园和西卓子山幼儿园。充分发挥“区域医疗联合体”作用,完善“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服务体系,争取区人民医院通过二甲医院评审认定,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水平。高度重视文化体育事业,不断加强文化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积极发展惠民文化、惠民体育,让更多的群众分享文化体育建设成果。深入推进“人才强区”工程,认真做好人才的引进、培养、管理和使用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推进馆藏档案数字化建设。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认真做好1%人口抽样调查和第二次地名普查;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双拥、人防、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等工作。

(八)弘扬文明新风,加强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落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各项工作任务,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乡风文明、先进典型人物选树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广大市民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注重农区文化建设,积极培育扶持基层文化带头人,壮大乡土文化队伍,以村级文化活动室、文化活动广场为载体,开展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化活动,促进农区文化繁荣发展。大力扶植群众性文体团队组织,依托区文化艺术中心、书画院、体育馆等文化体育场所,广泛开展全民健身、“书法五进”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全面推进依法治理。深入实施“六五”普法,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和法治创建活动,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发挥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继续落实信访领导包案、领导接待制度,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及时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抓好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工作。切实规范社区工作,着力解决社区行政化问题,促使社区工作职能回归自治本位,完成第九次村(居)委会换届选举。深化“平安海南”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持抓长效、抓治本,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与政府监管责任,启动安全生产和环保信息化监测指挥平台建设,实现隐患排查和事故处置的信息化管理;强化岗位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九)立足发展保障,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区政府及政府组成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党的建设主体责任,坚持从严治党,坚持一岗双责,以党的建设新成效推动地区科学发展。

严格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型政府。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健全重大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机制,促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增强工作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努力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充分发挥政府法制部门职能,全面清理不适应现行法律、法规等上位规范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规范性文件。大力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实现“行政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

注重惩防并举,建设廉洁型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自治区28项规定和市委配套规定,坚决整治“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把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上。坚决执行“三重一大”规定,加强政府性投资项目监管,推行项目建设终身负责制,从严控制规模和标准,杜绝超概算、超标准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持之以恒抓好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切实加强审计监督和效能监察,进一步规范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等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坚持勤政为民,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入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行政问责制,加强对重点工作跟踪督查,切实抓好工作落实巩固和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做到听政于民、问政于民,确保各项决策和工作更加符合群众意愿、符合实际发展需求。坚持不懈抓作风建设,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切实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提升群众满意度。强化公仆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真正把心思用在谋划发展上,把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劲头,推动全区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各位代表,困难激励斗志,耕耘收获果实。人民的信任和重托,是我们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让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区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为建设富裕、文明、幸福、和谐新海南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