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    时间:2011-04-22    阅读量:    [关闭本页]

海南区八届人大

四次会议文件(3)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0年12月28日在乌海市海南区

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海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0年的工作回顾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有力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开拓创新,务实进取,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健康发展态势,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按原统计口径预计完成140.78亿元,同比增长44.9%,其中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105亿元,同比增长55.2%;第三产业增加值预计完成30亿元,同比增长25%;农业增加值预计完成1.38亿元,同比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68.7亿元,同比增长22.8%。地方财政总收入预计完成18.7亿元,同比增长17%。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预计下降7.07%。

工业经济质量效益同步提高。支柱产业进一步壮大,6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02亿元,拉动全区经济增长28个百分点。煤化工、氯碱化工基地初具规模,已建成和在建的百万吨焦化项目8个、160万吨以上重介洗煤项目20个、30万吨以上煤炭生产企业23户、氯碱化工项目5个。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神华30万吨甲醇,黑猫3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16万吨炭黑,海亮4万吨PVC管材项目建成投产;东药乌海化工丙炔醇、盛远塑胶PVC软制品、明海锆业氯氧化锆等项目开工建设。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神华2×20万千瓦煤矸石发电、华资2.4万千瓦焦炉尾气发电、赛马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鸿谊1.6亿块煤矸石烧结砖、华油焦炉煤气制天然气和清洁燃料油等项目顺利实施。

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投资9800多万元,续建完成开发区31公里道路改扩建和38.9公里给排水、中水管网铺设工程,实施了海惠支线、黄河取水、固废处理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成西来峰、拉僧庙两个特勤消防站和海南东110千伏变电站,架设卧龙岗至西来峰和公乌素两条10千伏输电线路,铺设石大门沟水库至西来峰19公里双线供水管网;推进清洁文明生产,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建成矿区主干道路3.6公里,完成绿化面积330万平方米,拆除园区临时建筑1.4万平方米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海公电气化铁路、110国道连接线、运煤大通道、城际快速通道建成通车,地区交通运输条件明显改善。招商引资和项目资金争取工作成效明显,全年引进新建项目37个,引进到位资金63亿元,同比增长8.3%;落实银行贷款2亿元,争取各类专项资金1.6亿多元。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多渠道筹资2.2亿元,新修改造城区公乌素街、广场路、海拉路等8条街路,铺装道路里程13.5公里;铺设给水管网14.6公里、供热管网3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32万平方米,新增改造园林绿化面积106.4万平方米,天然气入户5962户。区人民公园、黄河路互通立交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开工建设。旧城拆迁改造力度加大,投资5.6亿元,完成拆迁1471户,收储土地326万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深入推进洁净生活,环卫作业实行市场化运作,清扫保洁水平明显提升;实施了城区巴彦乌素街、海拉路两侧建筑物立面改造和居民区巷道硬化;强化规划执法监察,拆除违规违章建筑2.6万平方米。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铁神物流园二期、同洲物流园一期和海南长途汽车站投入运营,广东塑料交易所PVC物流交收仓储中心、如意俊安物流园和百盛购物中心开工建设,完成二十五公里地区多功能物流园规划,启动了金和泰、通用银泰广场和明达花园、东方丽景等一批房地产开发项目。

农业农区工作扎实推进。投资2300万元,维修改造扬水泵站8座,衬砌渠道18.8公里,完成农业综合开发2000亩,建成双清、伟益大型沼气项目和拉僧庙镇、巴音陶亥镇仲庙村安全饮水工程。种养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新增葡萄种植面积1220亩,种植无公害蔬菜1400亩,林木育苗171亩。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完成万亩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和致富、虎望庄、红墩绿源3个生猪标准化养殖项目。实施了自治区第五期扶贫开发移民扩镇、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科技扶贫等8个项目,启动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库区移民工程,全年培训转移农区劳动力5515人,流转土地1500亩。

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开展白灰、洗煤、焦化等行业环保整治专项行动,深入推进“蓝天工程”,关停取缔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非煤矿山、水泥、电石、铁合金企业34户,淘汰落后产能67.6万吨,焦炉煤气实现综合利用,实施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3个、减排项目34个,全年预计削减二氧化硫12606吨、化学需氧量327吨;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230天。生态建设成果不断扩大,累计投资1.3亿元,完成人工造林1.5万亩,义务植树37万株,天然林保护围栏封育3.4万,搬迁禁牧区牧民84户,全区生态治理面积达到62.4万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稳步推进,市场型创业孵化基地开工建设,全年安置就业2518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600万元、失业保险金338万元。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建成区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农垦企业养老保险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现并轨,将1435名残疾人、精神病人、优抚对象和符合条件的城乡一体化征迁居民纳入社会保险统筹范围,妥善解决了1498名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养老保险接续和2700名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参保问题。提高取暖补贴、最低生活保障、居民医疗救助、廉租住房补贴、优抚对象抚恤补助和五保对象、孤儿供养标准,累计发放各类救助救济补贴资金3270万元,为719名农民工追还拖欠工资289万元;启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设立农区红十字服务站,困难群体得到有效救助。保障性安居工程有序推进,投资1亿多元,开工建设棚户区搬迁安置住房、廉租住房、限价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3242套、24万平方米,搬迁安置棚户区居民2969户。全面落实惠农支农和教育惠民政策,发放粮食直补、家电下乡、退耕还林等补贴592万元,减免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各项费用683.6万元,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86.8万元。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分别达到20723元和8652元,比上年增加2606元和892元。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产学研联合扎实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和农业适用技术推广步伐加快,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12项。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实施了学校标准化建设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投资7274万元,新建改建区一完小、四完小、市二十二中学等5所学校校舍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健全激励机制,安排240万元专项资金对教师进行培训奖励补助。文化、体育和人才工作不断加强,新建区图书馆、文体中心和巴音陶亥、公乌素、拉僧庙镇文化站,接收39名“三支一扶”大学生和民生工作志愿者,公开招聘70名储备人才和35名教师。

基层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现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新建区人民医院门诊楼、附属楼和拉僧仲、公乌素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入开展打击取缔非法行医和清缴地沟油、问题乳粉等专项整治,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出生缺陷一级预防、促进生殖健康服务扎实开展,人口和计生基础工作不断加强。

政府机构改革、“十二五”规划编制、第二次土地调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入户调查工作圆满完成,防震减灾、档案史志、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双拥、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新成绩。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围绕迎接自治区“十二运”,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明显提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公务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12件;主动加强同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的联系,深入实施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集中开展了社会团体、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治理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办理群众网上诉求48件,三级民生信息网投入运行。加强社区建设,新建续建拉僧仲华苑社区、公乌素小康社区等8个社区服务中心和巴音陶亥镇渡口村活动室。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和社区矫正工作扎实推进,“五五”普法通过自治区验收;深入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一大批信访积案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中小学校、幼儿园安全保卫,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切实提升企业安全素质和政府监管能力,集中开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盗采矿产资源和企业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区委正确领导,区人大、政协有效监督的结果,也是驻区单位密切配合,全区各族人民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海南区改革发展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资源和环境约束趋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重道远;基础设施薄弱,城市功能不够完善,城乡一体化任务艰巨;民生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不够协调,与人民群众期望还存在一定差距,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克服解决。

二、“十一五”时期简要回顾和“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市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地区生产总值是“十五”末的3.4倍,实现了经济总量上再造两个海南;财政收入是“十五”末的5.7倍,固定资产投资是“十五”期间的2.4倍;引进到位资金是“十五”期间的3.3倍。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累计投资近25亿元,实施了水电路热气、园林绿化、旧城改造、污水处理、农田水利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城市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开发区综合配套功能明显提高,农业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累计关停取缔“五小”企业500多家,淘汰落后产能1500多万吨;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9.9%,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和化学需氧量分别控制在13977吨、1970吨以内,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森林覆盖率达到17%,比“十五”末提高了6个百分点。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五年翻了一番。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5962套、43.4万平方米,搬迁安置棚户区居民4000多户,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十五”末的20平方米增加到27平方米;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困难群体纳入养老保险统筹,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150元提高到360元,累计实现再就业9491人;不断加大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方面投入,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快速发展,为我们做好“十二五”时期的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后五年,是我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展望“十二五”,我们面临着许多有利发展条件,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地区投资和政策倾斜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中央即将出台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若干意见,自治区制定了西部经济区发展规划和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规划,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条件和难得的发展机遇。更为可喜的是,全区上下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举措更加有力,加快发展的向心力进一步增强,只要我们牢牢把握机遇,主动迎接挑战,努力克服困难,就一定能把有利条件变为前进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在新起点上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根据区委六届四次党代表会议精神,“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打造区域生产性服务中心、精细化工城和煤化工、氯碱化工基地;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经济实力更强、产业结构更优、城市环境更美、人民生活更好。

今后五年,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4%,达到360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4%,达到5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00亿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6%,达到40000元和18000元;节能减排完成市级控制性指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十二五”期间我们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加快结构调整,在推进经济转型上取得新突破

扩张经济总量,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做强二产、提升三产、调优一产,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体系。抓好能源、化工、建材、冶金等现有支柱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煤化工、氯碱化工基地,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发展精细化工产业;深度利用区内区外各种资源,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建设煤焦化和氯碱化工产品交易市场,打造区域生产性服务中心;加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新型工业园区,完善产业发展规划,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形成产业和区域发展优势;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改善农业农区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到“十二五”末,原煤、洗精煤、焦炭、PVC产能分别达到1500万吨、4000万吨、1000万吨、200万吨;煤焦油和粗苯深加工量分别达到100万吨、15万吨,PVC制品及塑料产品产能达到30万吨。全区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无公害蔬菜面积达到1.2万亩。

(二)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在增强承载能力和聚集效应上取得新成效

注重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科学构思规划滨河南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大城市给排水、集中供热供气、污水垃圾集中处理、道路交通网络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完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提高城市经营水平,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努力营造整洁优美、管理有序的城市环境。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新进展

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深入推进清洁生产,促进污染治理由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力度,广泛开展造林绿化活动,加强沿路、沿山、沿河生态绿化带建设,进一步扩大生态建设成果,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力争到2015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率达到90%;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5%。

(四)大力发展民生社会事业,在改善人民生活上有新提高

积极倡导包容性增长,正确处理好富民与强区的关系,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充分发挥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加快推进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基本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重视发展学前教育,积极推行学校标准化和校舍安全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和网络;坚持基本医疗的公益性方向,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救治水平。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城乡低保为重点,加快推进覆盖全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待遇水平。认真落实创业带动就业政策措施,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力争“十二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1.25万人。关心支持老龄、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事业,推动社会福利向普惠型发展。

(五)强化社会管理,在和谐社会建设上开创新局面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提高政府公信力。深入推进“平安海南”建设,严格落实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责任制,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加强社区建设管理,增强城镇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完善安全监管体系,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预警和社会应急机制,提高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性事件的能力,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三、2011年的主要工作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区承办全市第三届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以会促建设、以会促发展的关键之年。为此,我们要认真贯彻市委五届十二次全委会议和区委六届四次党代表会议精神,以创新转型、和谐共进、科学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三打造、两优化、一确保”,牢牢抓住“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三项重点工作,抓项目促发展,调结构上水平,强基础蓄后劲,重民生保稳定,努力在重点项目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建设管理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全力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3%,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24.7%,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7.5%,农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区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13%。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达到市级要求。

围绕上述目标,2011年要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工业经济整体实力

全力打造煤化工、氯碱化工基地。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壮大现有煤焦、电石、白灰、PVC产业规模,抓好华资、神华君正等百万吨机械化矿井,天誉、矿友等6个300万吨以上重介洗煤,华资、泰和等8个百万吨捣固焦,海化、海亮等PVC项目的建设生产;加快焦炉煤气、煤焦油、烧碱、PVC的深度开发,支持黑猫30万吨煤焦油精制炭黑油、西部煤化8万吨苯加氢、盛远4万吨PVC软制品、明海锆业1.8万吨氯氧化锆等深加工项目,推进煤化工和氯碱化工向精细化工方向发展。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鼓励引导骨干企业改造提升技术装备水平,积极发展上下游协作配套项目和关联产业,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升级。抓好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和机械加工、装备制造等非资源型加工业,新上一批产业关联度大、附加值高的成长型中小企业,促进产业多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严格落实工业重点项目责任制,抓好神华、海化、黑猫等建成投产项目的跟踪服务;支持宏阳、佳鑫96万吨捣固焦,华油24万吨液化天然气、10万吨清洁燃料油,东药乌海化工4900吨丙炔醇等一批续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帮助西部锆业10万吨氧化锆、远大置业96万吨捣固焦、亿丰纸业12万吨环保纸、神华22万吨硝铵、蒙达一期30万条轮胎、赛马二期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配套低温余热发电等拟建项目做好前期工作,确保投产项目早日达产达效,在建项目尽快建成投产,拟建项目尽早开工建设

加强工业经济运行服务。深入研究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加强工业项目审批和建设管理,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保障重点项目煤电水、土地、资金等方面的需求,认真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开展企业素质提升工程,切实提高企业家和职工队伍素质;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鼓励企业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实施技术、管理创新,提高经营水平和生产效益。

(二)加快发展服务业,推动第三产业增量提质

全力打造区域生产性服务中心。认真落实扶持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服务业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围绕经济和城市转型,依托“小三角”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物流配送、仓储集散等生产性服务业,抓好铁神物流园和同洲物流园一期运营,建成如意俊安物流园、广东塑料交易所PVC物流交收仓储中心,开工建设同洲物流园二期、锦达物流园和二十五公里地区多功能物流园。积极引进大型物流企业,鼓励发展加工、修配、包装等各类综合市场,推广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培育信息中介、法律咨询、金融保险和商务会展业,促进服务业向多层次、多业态、多主体发展。

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建成百盛购物中心、金和泰大酒店等一批商贸餐饮项目,完善商业基础设施。积极发展旅游业,编制旅游业发展规划,加快巴音陶亥湿地公园、黄河兔岛等景点规划建设,做好满巴拉僧庙、太阳神酒店等旅游景区、高档酒店评星晋级工作。

(三)加大城市建设管理力度,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品位

高起点抓好城市规划。围绕“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的城市建设目标,按照彰显特色、塑造亮点、打造精品的原则,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建设项目设计方案评审,科学规划滨河南区,做好园林景观、城市水系等专项规划,体现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系统性。

高标准抓好城市建设。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完成公乌素街、广场路等7条街路两侧人行道硬化、美化;铺设排水管网 2.5公里,建设六五四热源厂二期,新装两台70兆瓦热水锅炉,铺设城区供热管网5公里,新建换热站8座;建成黄河路互通立交桥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开发建设新水源地,切实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加大旧城拆迁改造力度,以金和泰广场、海丰花园等一批高层建筑组群为引领,带动旧城区集中连片开发,新增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新建保障性住房4000套、28万平方米,力争搬迁安置棚户区居民2000户。

高品位打造城市景观。坚持以绿为脉、以文为蕴,精心规划建设恩格尔河、城区北人工湖、公乌素街景观带,精雕细琢街头游园和城市小品,建成区人民公园。注重绿化树种的合理搭配,形成以道路为骨架,以公共绿地、街头景点、庭院花圃为点缀,以环城绿化带为呼应的生态景观系统。以市政道路、楼宇建筑和公共场所为重点,全面实施景观亮化工程;完成巴彦乌素街、黄河路等主要街路建筑物立面改造,让城市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

高水平抓好城市管理。创新管理方式,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深入推进洁净生活,规范道路交通秩序,开通城区公交车和出租车,营造安全、文明、有序的客运经营环境;大力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严格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从严整治市容市貌,加大对乱搭乱建、乱停乱放和各类架空线路的治理力度,着重解决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脏乱差问题,让城市净起来。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多渠道增加农区居民收入

加大农区居民转移力度。全面落实农区转移搬迁居民在购房、教育、社保、就业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奖励扶持政策,完成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移民搬迁安置,引导农区居民向城区和农区新型社区集中。强化农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农区劳动力,推进农区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提高非农收入。年内,力争培训转移农区劳动力4500人。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以阳光田宇、巴音宝等种养业龙头企业为依托,鼓励通过转包、出租、入股等多种形式,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壮大葡萄、蔬菜等标准化基地规模。积极引进培育农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继续实施整村推进和产业化扶贫等项目,广泛开展社会对口帮扶。年内,流转土地5000亩;新增葡萄种植面积1500亩,全区葡萄种植面积达到8020亩,无公害蔬菜稳定在3000亩。

加强农业农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田水利基本条件,完成土地整理6000亩,维修改造灌区渠系。完善农区集中居住区和农业产业区水电路等公用设施,建成巴音宝大型沼气项目,完成巴音陶亥镇区道路扩建和集中供水工程。

(五)着力优化投资环境,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成果

加大园区建设管理力度。完成污水处理厂二期、固废处理场、海惠支线、石大门沟水库引水、天然气入园和集中供热工程,配套完善拉僧庙化工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新型工业园区。全面实施园区提质工程,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强化烟气、粉尘治理,完成临时建筑、关闭企业厂房设施拆除和固废清理工作;加强园区道路两侧和厂区生态绿化,抓好主要出入口、重点企业景观灯设置,建成西来峰项目区人工景观湖,实施道路节点景观工程和企业厂房、围墙立面改造,促使工业园区整体形象和档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全力支持东乌与包兰铁路连接线、渡口至陶乐一级公路、海南至乌达重载公路、海南至拉僧庙二级公路和运煤通道拓宽升级工程,进一步改善地区交通运输条件。

提高招商引资质量。认真落实各项产业扶持政策,建立招商引资领导责任制和信息联络员制度,改善投资服务环境,提高办事效率。充实完善项目库,引进新上一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创新招商方式,突出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和定向招商。跟踪落实福建亚通PVC深加工、大连重工机械装备制造、香港德恒多晶硅等有投资意向的项目,全年力争引进到位资金58亿元。

(六)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切实改善地区环境质量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深入推进清洁文明生产,加强矿区环境治理,重点抓好露采煤矿环境整治,建成8.7公里矿区主干道路;强化环境监测预警和执法监督,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严把新建项目和建筑领域节能关,严格执行排污许可,从源头预防污染;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抓好煤矸石、粉煤灰、电石灰的综合利用。深入实施“蓝天工程”,逐步扩大烟控区范围,力争城区空气质量好于上年。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深入推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巩固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防护林四期、退耕还林(草)等生态重点工程建设成果;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重点抓好环城造林、农田防护林和经济开发区绿化,建成共产党员先锋林和公乌素乌珠林沟生态公园。依法保护林草资源,完成禁牧搬迁,力争全区生态治理面积达到65万亩。

(七)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推进产学研联合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骨干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支农力度,抓好科技培训、科技示范、科技帮扶,推广普及农业适用新技术和新品种,以科技含量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信息化建设,完成政府局域网改造和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程。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年度任务,建成两所幼儿园和图书馆,重点打造4所标准化学校,进一步巩固提高“两基”水平。做好人才培养引进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社区、农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提升区人民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强化食品药品质量监管,提高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完善利益导向机制,继续抓好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婴幼儿早期发展和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完成第六次人口普查,开工建设区档案馆,积极稳妥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做好宗教、双拥、人防、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等工作。

(八)高度关注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普惠于民

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加强就业培训,充分发挥创业孵化基地吸纳带动作用,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区转移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加强劳动执法监察,改善职工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险待遇水平,妥善解决“五七工”参加养老保险和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问题。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对城乡低保边缘群体和低收入家庭实施延伸救助,做好五保对象、孤儿和“三无”人员供养工作。重视发展老龄事业,扩大居家养老试点范围,鼓励社会力量开办敬老院。全面落实少数民族优惠政策,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在就业、就医、就学等方面的困难。建成廉租房和公租房700户,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问题。实施“放心早餐”工程,为广大居民提供营养卫生、便利实惠的食品。大力培植财源,强化重点税源监控,努力提高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将新增财力更多用于民生和公共事业,切实为基础设施建设、中小企业发展、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农区居民致富提供资金支持。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成拉僧仲新苑社区、公乌素利民社区等5个社区服务中心和巴音陶亥镇两个村级活动室,打造拉僧仲新桥社区、西卓子山祥苑社区等6个特色文化社区;规范居住小区物业管理,提高物业服务质量。启动实施“六五”普法,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扎实推进“平安海南”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做好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和服务工作,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加大信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有效化解社会矛盾。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强化矿产资源储量动态核查检测。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努力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九)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集中精力办好两会

扎实推进“十城联创”,以“做文明市民、建文明城区、办一流盛会”为主题,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抓好文明礼仪大讲堂、模范人物选树、服务业规范化培训等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市民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加强文化建设,依托区文体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书法街、民族团结广场等文化体育载体,广泛开展全民健身、书法笔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营造健康向上、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群众舆论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听证等制度,深入推进政务、厂务、村务公开,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把依法行政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政府工作流程,改进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建成运行政务服务中心;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开展网上办公和网上服务,畅通政府与社会各界沟通渠道。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加强审计监督和效能监察,重点抓好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供应和资源配置等重点领域监管,努力建设民主、法治、高效、廉洁政府。

明年,我区将承办全市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这是外树形象促开放、内聚人心促发展的良好机遇。我们要举全区之力,集中全区各族人民的热情、智慧和力量,充分展示全区两个文明建设成果。为确保“两会”圆满成功,我们要牢固树立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对决定的事情、承诺的事项要一抓到底;对重大项目、民生工程等重点工作要全程督办,对不作为、乱作为实行问责,使广大干部变压力为动力,努力创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各位代表!2011年政府工作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十二五”规划的蓝图已经绘就。让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各族人民,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全面完成明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