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 乌海市要闻
2025 04-30 14:52
劳动之花绽放在奋斗热土上 ——写在“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

劳动,人生最质朴的诗篇;奋斗,时代不改变的气质。“五一”将至,乌海大地繁花似锦,生机勃勃。在这片充满干劲的热土上,无数劳动者正用勤劳的双手编织梦想,用智慧的汗水浇灌希望,在新时代的答卷上书写着属于奋斗者的荣光。

王根伟带领团队创造25天完成智能化综放工作面安装的“乌海速度”;曹小明用2710天的安全长周期运行诠释坚守的力量;王补在推动建立自治区首个地市级影像诊断中心,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成为现实;张烨带领团队完成110项小改小革、330项修旧利废,用创新为企业注入新动能……2025年,我市共有31名优秀劳动者荣获全国、自治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称号。他们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乌海转型发展的奋进之路。

这一刻,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时代强音响彻耳畔。

全国劳动模范、国能乌海能源矿区水电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姜明学从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机电领域的“技术大拿”。他带领团队完成上千台高压设备试验任务,获得国家专利8项,发表技术论文14篇,创造经济效益超1500万元。作为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姜明学培养了近百名技术人才,他们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每个螺丝都要拧到最紧,每项数据都要测到最准。”被市职业技术学校聘为客座教师的姜明学如是说。

乌海市泰和煤焦化集团有限公司统计员高亚丽在平凡岗位上绽放光彩,十年如一日精准核算每个数据,年均处理报表超万份。她搭建的“生产一线直通车”机制,让企业基层声音直达决策层,推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67项。

每一个奋斗的身影都是时代最美的风景。从机器轰鸣的智能化矿山到精密运作的现代化工厂,从潜心钻研的科研实验室到生机盎然的乡村振兴田野,乌海的劳动者正以实干为笔、创新为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征程上,描绘着动人的时代画卷。

在内蒙古恒业成有机硅有限公司,“90后”主控操作员马佳怡带领团队编制《单体合成车间操作规程》等三大标准化文件,实施技术改造30余项,让企业年降本增效超300万元。“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不简单。”这位年轻的产业工人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

“医生的价值在于守护生命。”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王补在工作以来累计审核影像诊断报告近6.2万例,他推动建立的自治区首个地市级影像诊断中心实现全市影像数据互联互通,4个月为群众节省费用18.5万元。这位患者眼中的“温暖医生”,用专业和爱心践行着医者仁心的誓言。

在乡村振兴一线,市劳动模范、乌海市保元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保元创新打造“企业+农户”双向赋能订单农业体系,累计助农增收超2000万元,通过“致富鸡”项目帮助百余户困难群众实现稳定增收。“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就是最大的幸福。”王保元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劳动的真谛。

自治区劳动模范、市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刘东升用匠心培育工匠,他指导的学生屡获全国、自治区大奖,推动建立的“1+X”数控培训站和考核站,培养的技术人才遍布自治区。“传承工匠精神,是我们的责任。”刘东升说。

……

长长的荣誉榜单,记录着奋斗者的足迹;闪闪的奖章,折射出劳动者的荣光。从智能矿山到现代农业,从三尺讲台到生产一线,乌海的劳动者正秉持蒙古马精神奋力奔跑,用实干担当诠释责任使命,用创新突破定义美好未来,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征程上,谱写着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

来源:乌海日报 浏览次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