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区自然环境
来源:海南区    时间:2023-06-07    阅读量:    [关闭本页]

    地质简况:
    海南地区地层、岩性和古生物化石的遗存现象显示,今海南地区的地质发展过程是复杂多样的。
太古代,距今约17亿年,受吕梁运动影响,发生近东西向延展的强烈褶皱变动,伴之有岩浆活动,岩层深度变质。
    元古代,距今约12.9亿年,岩石沉积分布在桌子山和甘德尔山。这一时期地壳升降频繁,海相沉积不稳定,地层有缺失现象,其岩浆活动及岩石变质都较弱。
    古生代,距今5.7~2.2亿年,这是今海南地区地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早寒武纪晚期,地壳下降,海水广泛入浸,海中无脊椎动物活跃,以三叶虫为盛。沉积中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较多。寒武纪末期、地壳普遍上升,造成沉积间断,直至中奥陶纪才又下降,沉积了较厚约石灰岩,含有笔石化石。自中奥陶纪沉积后,该区同整个华北地区一样,受加里东运动影响,处于大区域整体上升剥蚀阶段。使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和下石炭统全部缺失,从中石炭纪开始,地壳又下降,海水从西南向东北方向浸入,形成大片湿地和沼泽。气候温暖湿润,植物繁茂,森林覆盖大地。其中以鳞木、封印木和羊齿植物最为旺盛。至二叠纪出现松柏、银杏和苏铁植物,从而造就了石炭二叠系海陆交互相地层中丰厚的煤炭资源。
    中生代,距今约2.2亿~7000万年。受印支运动影响,三叠纪之初,地壳缓慢上升,桌子山、甘德尔山隆起,鄂尔多斯台地相对下降。随之又出现强烈的燕山运动,地壳大幅度不均匀升降,致使沉积很薄的三叠系和白垩系地层被蚀,侏罗系地层缺失。并且发生了较显著的褶皱和断裂变动。
新生代,距今约7000万~100万年。受喜马拉雅运动影响,此时,今海南地区升降差异很大。第三纪渐新世刚有沉积,晚期地壳复又上升,导致中新统缺失。在上新统与更新统之间,再次经历了一次较强的造陆运动,使近东西向的正断层广泛发育。同时,黄河地堑式断陷开始强烈下降,接受陆相碎屑沉积,到全新世,今海南地区地壳活动趋于相对稳定,形成与今相似的地理环境和地形、地貌。
    地层:
    海南地区地层,属西北区域地层表所划分的华北地层区陕甘宁边缘分区的贺兰山小区。
华北地层区,除上奥陶统和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下石炭统缺失外,其余各时代地层均有发育。海南地区特殊的是,侏罗系缺失,沉积很薄的三叠系和白垩系地层,在频繁的不均匀升降中,被剥蚀殆尽。
    太古界    由中深变质岩组成,上部为斜长片麻岩,中部为含石墨石英片岩,下部为角闪斜长片麻岩,零星分布在桌子山和甘德尔山。
    元古界    主要是紫红色细、粗粒石英砂岩。中部有5~6米厚的砾岩层,下部砂岩含铁锰质结核。分布于桌子山和甘德尔山。
    寒武系    主要由浅灰色石英砂岩和薄层白云质灰岩,灰色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及灰绿色页岩组成。含大量三叶虫化石。分布于桌子山和甘德尔山。
    奥陶系    主要由厚层灰岩组成。含有部分白云质灰岩和黑色页岩,中部有薄层砾岩。含腕足类和头足类动物化石,尤以笔石为多。广泛分布于桌子山和甘德尔山。
    石炭系    由灰黑色砂质页岩、细砂岩、粘土页岩组成。上统的太原组含数层可采煤层,煤层间夹耐火粘土和铝土矿,是海南地区主要煤系地层。含腕足类和淡水瓣腮类动物化石及羊齿类、楔叶类植物化石。分布于海南地区的拉僧仲、老石旦和公乌素等大部分地区。
    二叠系    二叠系是海南地区发育最完整的地层,由灰白色砂岩和深灰、灰绿色页岩组成。地层总厚度达800余米。含羊齿类和鳞木植物化石,下统的山西组含数层可来煤层,是该地区的另一个主要煤系地层。在拉僧仲、老石旦和公乌素等地区广泛分布。
    第三系    由灰白、红色砂砾岩、砂岩、棕红色泥岩和粘土组成。局部泥岩中含石膏。全系地层厚度6~255米之间。主要分布在老石旦和水泥厂一带地区。
第四系    下部为灰白、红色砂砾石,夹薄层粘土。上部为黄棕色细砂、砾石和粘土,还有淡黄色风积沙。广泛分布于桌子山沟谷和山前平地一带。
    构造:
    海南地区属大地构造活动频发地区,各个时代的地层都程度不同地受到挤压和破坏。特别是燕山运动在该区活动甚为强烈,主要表现为受东西向强压应力作用,形成了近南北走向的褶皱隆起带。桌子山和甘德尔山逐渐隆起,褶皱成山。这是海南地区大地构造的基本框架。
    一、褶皱构造
    桌子山背斜    北起千里山,南至棋盘井。全长75公里,海南大部分地区处于桌子山背斜的西翼。桌子山背斜轴部出露的是元古界的变质岩系,翼部为寒武系和奥陶系。由于受断层切割和剥蚀作用,盖层保留不全。桌子山背斜东翼地层倾角较陡,一般为20~50°,西翼岩层倾斜较缓,最低为13°。背斜经海南地区部分及其南端被石炭二叠系地层覆盖。
    甘德尔山背斜    是甘德尔山复式背斜次级背斜。背斜轴走向340°,背斜轴长19.5公里。背斜西翼较开阔平缓,岩层倾角一般为10~20°,背斜东翼较陡,岩层倾角一般为50~80°。为一不对称型背斜。
    卡布其—白云乌素向斜    位于桌子山背斜与甘德尔山背斜之间,北起卡布其,穿过海南地区,向南倾没在棋盘井,主要由石炭系、二叠系地层组成。总长58公里,由于受断裂构造影响,西翼遭切割而不完整,部分地层还有倒转现象,向斜西翼岩层较陡,一般倾角在12~19°之间,东翼开阔平缓,岩层倾角在7~15°之间,是一个两翼不对称型向斜。
    二、断裂构造
    西来峰断层    沿甘德尔山东麓,通过代兰塔拉铅矿,拉僧仲、公乌素向南延伸的两条断层称西来峰断层。全长55公里,断层面倾向西南,倾角一般40~70°。上盘向南东方向错动,断距在300~900米之间,伴随西来峰断层的有数条次一级断层。
    拉僧仲庙“入”字型断层    位于甘德尔山背斜东南翼,主干断层为压扭性质,走向340°。分支断层北段与主干断层走向基本平行,南段走向约30°,这一组断层是桌子山背斜和甘德尔山背斜大构造的派生物,各部分岩石块体均受到由西向东的挤压并兼有南北向错动,成为海南地区比较主要的断裂构造形式。
    黄河地堑式断陷    海南地区西缘,沿黄河走向有1条巨大的地堑式断陷,是喜马拉雅运动时期该地区地壳强烈沉降的结果,断陷部为厚度很大的新生代陆相沉积所覆盖。
    地貌特征:
    海南区地处鄂尔多斯台地西部的褶皱地带,高竣峭拔的桌子山自北向南延伸,成为海南地区东缘的屏障,走向与桌子山相同的甘德尔山则直插海南腹地,两山相对,中间形成狭长的山间洼地。随着山势洼地北窄南宽,自然与南部的起伏丘陵衔接。蜿延奔腾的黄河,傍着海南地区的西缘自南向北流去,沿岸造成高低错落的一、二级阶地。山水相映,组成一幅和谐的地貌景观。概括起来,其地貌有3个特征。
    一、南北走向的桌子山和甘德尔山构成海南地区的地貌骨架,山麓洪积物和冲积物堆积,形成北窄南宽的山间洼地。
    二、桌子山和甘德尔山南端隐伏,连接山脉和山间洼地的是起伏丘陵。
    三、地区西部的黄河一、二级阶地和甘德尔山的山前洪积扇连接。形成东高西低的山前倾斜平原。
    分区:
    海南地区地貌,按生成原因不同,分成构造地貌和侵蚀地貌两区。
    一、构造地貌
    桌子山和甘德尔山背斜构造地貌在燕山运动时期抬升,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形成的两大背斜构造山脉——桌子山和甘德尔山,巍峨矗立在海南大地上,桌子山主峰海拔高度为2149.4米,甘德尔山海拔高度为1805.2米。山势起伏,坡度变化大,相对高度在300~800米之间。山体基岩由元古代变质岩和寒武系、奥陶系石灰岩组成,大部分裸露,接受风雨剥蚀。山顶被剥平,形成桌状,并有风蚀洞,山的两侧被雨水冲蚀,有V字沟谷,切割最大深度达200米,沟底有洪积物堆积。
西来峰断裂构造地貌,位于拉僧仲东南部,由寒武系和奥陶系的石灰岩、薄层砂岩和页岩组成的西来峰,是一个断裂构造的小山群体。自西向东的巨大地应力,把古老地层挤压成直立山峰,岩层倾角约90°,山下多有倒石堆。
    二、侵蚀地貌
    侵蚀丘陵,位于黑龙贵、老石旦和公乌素一带,由石炭二叠系砂岩、页岩组成,沿着地层走向,丘陵断续成岭状,相对高度在数米至几十米之间。山顶是浑圆状和长梁状,多有碎石堆积,丘陵间的沟谷一般切割深度不大,较平坦处有第四系冲积层构成的公乌素东北部大滩和拉僧庙南部的罗卜图大滩的丘陵间洼地。
    山前冲积平原,位于甘德尔山西麓和黄河之间,向南延伸到巴音陶亥乡。为山前冲积扇和黄河1、2级阶地所组成。呈南北向长条状,宽度1~6公里,坡度1~7度,海拔高度为1070~1200米,地表为棕钙土,部分已开垦为农耕地。
    山间堆积洼地,位于桌子山和甘德尔山之间,呈南北延伸的长条状,南部较开阔,山前坡度较大,中间平坦,夹有干河谷,洼地堆积为第四系砂砾石、细砂和砂质粘土。
山川:
    一、山
    乌仁都喜乌拉     系蒙古语,“乌仁”意为巧,“都喜”,意为打铁的砧子,“乌拉”,意为山。全意为巧铁匠的砧子山。汉语则称为“桌子山”。因此山主峰形似方桌,故名,据传,成吉思汗率部征西夏,从和林格尔出发,经鄂尔多斯高原,抵达今海南、海勃湾地区,就地修筑营寨。当时,这地方有一名叫约力道日玛的铁匠,技艺非凡。于是,成吉思汗部下将其请来,制作兵器和马具。他再桌子山下建了作坊,以桌子山作砧子,在黄河水里淬火,他制作的兵器锐利,马具精巧,蒙古人遂把这一带称作达日汉塔拉,汉译为匠人滩或艺人滩。由此传说可推断,桌子山一名,或许是由砧子山演变而来。1956年,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局205队在此勘探,据其主峰之形状,也取名桌子山。位于海南区人民政府驻地东部、东北部。南起乌珠林沟,北至千里沟,南北走向,横跨海南、海勃湾两区。山体连绵约52公里,最宽处约16公里,海拔最高点2149.4米。已探明煤炭储量为3.65亿吨。此外,还蕴藏有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铅锌矿、石灰岩、石英砂岩、石英砂、石墨、粘土、白云母等。
甘德尔山     原名岗德格尔山,有的地图上标为岗底斯尔山。1984年10月,正名为甘德尔山。“甘德尔”系蒙古语,汉译为哈达,意为象一条洁白的哈达似的山。过去曾有人在山的东西两侧淘金采银,故也有人称为银山。位于海南区人民政府驻地西部、西北部,东风乡黄河村的东部,南起西卓子山水泥厂,北至海勃湾区境内的乌海市砂石砖厂,近处距海南区人民政府驻地约2公里。南北走向,长约23公里,最宽处约10公里,海拔最高点为1805.4米。其东翼储藏有铅、锌、银、镉、锗以及石英砂岩。
白石架山     因山石呈白色,形似白石架成,故名。位于公乌素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南约4公里处,长约7公里,宽约1公里,海拔高度为1301米。
    呼珠不沁希勒    系蒙古语。“呼珠不沁”,意为牲畜的脖套,“希勒”意为“梁”,因此山梁呈弧形,似牲畜脖套,全意引伸为象牲畜脖套似的山梁。位于拉僧仲街道办事处驻地南4公里处。南北走向。南起拉僧庙,北至额热格腾山,东抵苏勒特山,西至老石旦。山体长约10公里,宽约2公里,海拔最高点1412米,最低点1245米。
    苏勒特山     系蒙古语,“苏勒特”意为标志。因此山高于周围别的山,集众小山之形态气势于一体,是众山中之佼佼者,故名。位于海南区人民政府驻地东南5公里处。山体东西走向,绵延约11公里。最宽处约3公里,最窄处约1公里,海拔最高点1405.6米。
    二、峰
    骆驼山     山峰的中部有1块大白石头,远望状如卧着的白骆驼,故名。位于海南区人民政府驻地东北约11公里处。长约3公里,宽约2公里。南北走向,海拔最高点1375米。煤炭储量为5.4亿吨。此外,还蕴藏有褐铁矿。
    雁门山     原名夜猫山,因每天夜里有猫头鹰叫唤而得名,约取名于民国34年(1945年)左右。至今,当地人们仍称为夜猫山。“雁门山”之名,由夜猫山转音而来。位于拉僧庙镇人民政府驻地南约5公里处。东西走向,长7公里,南北宽3公里。海拔高度为1154米。蕴藏有煤。
    额热格腾山     系蒙古语。“额热格腾”,意为有权威的,神圣的,即神圣的山峰。位于拉僧庙镇人民政府驻地之东约l公里处。山体多为优质石灰岩。此山峰高耸险峻,直到解放后的1958年,山上仍草木繁茂,山下清泉长流,显得甚为肃穆神圣,故名。当地人又称“图亥乌拉”。“图亥”,蒙古语,意为秤砣山。秤砣不大压千斤;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建在此山上用藏语命名的拉僧庙之所以被藏传佛教的喇嘛僧侣们称为神圣之庙,或许与此山峰之名有一定的渊源。
    乌勒格图希勒     系蒙古语,“乌勒格图”,意为故事,“希勒”,意为山梁、山峰,全意为有故事传说的地方。位于海南区人民政府驻地东北约8公里处。南北走向,长约3.5公里,宽约2公里,海拔高度为1441米。
    三、丘
    陶勒盖图     系蒙古语,意为突起的小丘。原名道劳高图,1984年,正为今名。位于公乌素镇人民政府驻地北约2公里处。四周平坦,唯中间有一突起的小丘,海拔1226米。小丘上生长有野草,无人居住。
    麻黄滩     因此地生长有麻黄,故名。位于公乌素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北约1公里处,属沙丘地带,面积约0.2平方公里。主要生长麻黄及其它野生植物。
    古尔班陶勒盖     “古尔班”,蒙古语意为三,“陶勒盖”,蒙古语意为山头,全意为3个小山头。因此地由3个相连的小山头组成,故名。位于拉僧庙镇政府驻地东南4.5公里处。南起罗贝图,北至那林沟。3个小山丘海拔高度分别为1199米、1202米、1193米,面积约4平方公里。山头上草木稀少,唯东坡有咸水井1眼。
    四、沟
    雀尔沟     系蒙古语。“雀儿”,意为山谷、山涧。因此沟位于雁门山南部
的丘陵谷地,故名。位于拉僧庙镇人民政府驻地南部的丘陵区、雁门山之南。
东西走向。东起雀儿沟煤矿,西汇黄河,蜿蜒约4公里,宽约50米。有季节性
流水。地下煤炭储量丰富,自民国以后,一直进行开采。
    二柜沟     清光绪26年(1900年),宁夏人郑参议(清末官名)在今老石旦地区开窑采煤,人称二掌柜,因其居住于此山沟,故名二柜沟。位于拉僧庙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南6公里处的丘陵区,蜿蜒约10公里,宽约100米,沟内有咸水井,淡水井各1眼,为干涸沟。地下蕴藏有煤,质量甚佳。
    扎布根高勒     系蒙古语。“扎布根”,意为野枣,“高勒”意为山沟,全意为枣儿沟。位于海南区人民政府驻地东北部。东西走向。东起尔格图煤矿正东一公里处,西会哈荣贵沟。蜿蜒约4.5公里。为干涸山沟。
    哈荣贵沟     系蒙古语。原名黑龙贵沟。1984年正为今名。“哈荣贵”,意为黑色。因该沟处于两山之间,幽深青暗,故名。位于海南区人民政府驻地东北部的丘陵地带。东西走向,蜿蜒约14公里,最宽处600米,最窄处约100米。为干涸山沟。此沟蕴藏有褐铁矿,悬崖峭壁上有岩画,经初步鉴定,为夏、商、周时代的文化遗迹。系海南区的主要山沟。
    乌珠林沟     系蒙古语。“乌珠林”,意为末端。因此沟起自许多山沟的末端,故名。位于海南区人民政府驻地东南部的丘陵地带。东西走向。东起鄂托克旗棋盘井炼铁厂之南部,西入东风乡境内,在二柜沟煤矿西南汇入黄河。蜿蜒约24公里,宽约600米。平时为干沟,每遇暴雨,山洪急泻而下。通过其上的铁路、公路均架有桥梁。为海南区境内的主要山沟。
    五、山口
    东山口     位于海南区人民政府驻地西北2公里、海拉公路27公里西侧。海拉铁路从山口由东北向西南穿过,山口有截伏流抽水站1座,进入山口约500米处有铁路桥1座。因此地是西卓子山水泥厂之东的1个山口,最早来西卓子山水泥厂的建设者便指称其为东山口。
    地方气候:
    海南地区处于大陆深部,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度达4.05度,为极干旱荒漠区。气候特征是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干燥多风,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天气寒冷,寒潮频繁,降雪稀少;夏季稍短,高温炙热,风速大,季末降水增多;春季回暖快,大风多,风沙大;秋季初时降水较多,随着季风南撤;降水逐渐减少,大风不多,气候宜人。
    气象要素:
    一、降水
    海南地区干旱少雨,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50~170毫米,最高年份(1967年)达357毫米,最低年份(1965年)只有54.9毫米,两年相差300毫米之多。降水最多年份的降水量是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的2倍,而降水最少年份的降水量仅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的三分之一,可见变化幅度之大。
年降水量连续几年多于或少于平均值的情况,历史上都曾出现过,但持续时间长短各不相同,连续在平均值以上的只有两年,连续在平均值以下的竟达5年。1961~2000年的40年间,曾出现过两个少雨时段,即1969~1972年和1980~1990年,这期间平均年降水量为130~140毫米。
降水量的各月变化幅度也是较大的。由于受季风的影响,降水多在每年5~10月之间,这时段的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90%,而从11月到次年4月,则降水极少,特别是12月份,多年平均总降水量只有0.4毫米,比较特殊的是1998年,春季降水67.4毫米,比历年偏多47.6毫米。尤其是1998年3月,降水量为37.5毫米,是40年中平均降水量的15倍。而这一年的秋季降水量则比历年较少,说明海南地区不仅年降水量变化大,月降水量的变化也是很大的。
    二、气温
    海南地区年平均气温为9.0~10.3℃,最高年份是1997年和1998年,年平均气温为11.1~11.2℃,均比历年平均偏高l度多。而1967年和1976年则属于气温偏低年份,年平均气温比历年平均值分别低1度和0.7度。
    气温的年内变化也较大,最热的是每年7月份,平均气温为25.4~25.7℃,最冷的月份是每年1月,平均气温为-9.7~-8.9℃。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气温相差33~35℃。特殊的1997~1998年,气温异常升高;1997年春季,平均气温为13.3℃,比历史上最冷的1970年春温高4.3℃,为有史以来最暖的春季。1998年冬季,平均气温为-4.6℃,比历年冬季平均气温高2.6℃,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冬天。
    一年中各月气温变化大的特点也表现在极端温度上,极端最高温度39.6℃(1997年7月22日)和39.8℃(2000年7月20日)。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32.6℃(1971年1月22日),极端气温相差72.2℃。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为31.0℃,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为零下14.6℃。两者相差45.6℃。
气温变化的另一特点是日夜温差大,平均为12~14℃,有时可达到15~16℃,春季的日夜温差大于其他季节。 
    随着地球增温趋势越来越强,本地气温升高的势头日趋明显,1981~2000年,年平均气温增高0.4℃,其特点是冬、春变暖,夏、秋无明显变化。
    三、日照
    海南区因干旱少雨,云量稀少,所以日照时间长,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121小时,达到应照时数的70%。1997年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日照最长的年份,达到3315.2小时。
日照时间最长的月份是6月,达到309.1小时,日照时间最短的月份是12月,仅为213.6小时,较最长月份少86小时。
    四、蒸发
    海南区气温高,风速大,空气干燥,所以蒸发量大,1966~1985年的20年间,平均蒸发量为3439.7毫米,约是当地降水量的25倍。最大蒸发量出现在6月,为579.2毫米,最小蒸发量出现在12月,仅为42.4毫米。
    降水量小,蒸发量大,相对湿度偏低,全年平均相对湿度为43%。一年中3~6月最小,约为30.35%,盛夏和隆冬相对湿度较大,约为50%。
    五、风
    风大是海南区气候又一特点。瞬间风速大于或等于17.0米/秒的大风日,年平均为17日,最多年份为64日(1990年);沙尘暴日数平均为21.7日,最多年份达50日 (1972年)。极端最大风速32米/秒,出现于1998年4月。年平均风速3.0米/秒,风向多为南东风(东南风偏南22.5度)。
大风、沙尘暴大部分出现在春季或春夏之交时节,以3~5月为最集中,秋季则很少出现。
水文-地表水:
    黄河     自南向北沿着海南区西缘流过,在海南区境内河段长达73公里,河宽为250~1500米,水面坡降约2.8/10000,多年平均迳流量321亿立方米,水面高程为1088.61~1091.70米之间,最高洪峰流量为852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为55立方米/秒,平均流速为0.88~1.97米/秒,最大流速3.17米/秒;水深2.50~11.60米,水位变化幅度不大,为海南地区唯一稳定的地表迳流。
    都斯图河     位于巴音陶亥乡南部。发源于鄂托克旗包乐浩晓镇的敖伦淖尔和查布苏木的浩乐浩图,由红墩子村入海南区巴音陶亥乡,先后经机井村、都斯图、新渠、新坝、新胜5个行政村境内汇入黄河。在海南区巴音陶亥乡的这一段约20公里,当地人称为苦水沟,因水中盐碱成分含量高,人畜无法饮用,故名。
    雀儿沟、公乌素沟和四眼井等地,均有间歇性地表迳流。平时干涸。雨季洪水通过宽阔河道注入黄河。
    雀儿沟中部四道泉村有泉水,流量很小。拉僧庙曾有泉群,流量较大,为10000~12000立方米/日,因其水源上游开采过量,于80年代断流。
    水文-地下水:
    海南地区的地下水主要是赋存于第四系冲积洪积层的潜水和寒武系、奥陶系石灰岩溶洞裂隙中的承压水。
    一、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潜水含水层
    该含水层分布于黄河沿岸一、二级阶地及河漫滩,厚度为2~20米,岩层孔隙中含水。水位埋深1.5~6米。单位涌水量0.557~5.272升/秒•米。
    二、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洪积层潜水含水层
    该含水层广泛分布在山前冲积洪积扇,岩性以砂砾石、砾石、粗砂、细砂为主,孔隙度大,含水性能好,是海南地区主要潜水含水层。厚度4.97~108米,水位埋深1.5~30米,单位涌水量0.88~8.50升/秒•米。
    三、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湖积层潜水半承压水含水层
    该含水层分布地域广泛,岩性以浅黄色、青灰色、灰黑色粉砂、细砂和中砂为主,夹有隔水的砂质粘土,埋藏较浅,厚度为11.57~69.64米,单井涌水量614.11~3029.67立方米/昼夜。
    四、第四系中下更新统冲积洪积层潜水,承压水含水层
    该含水层分布地域广,厚度大,一般为140米左右,岩性为黄绿色、浅黄色砾石、砂砾石、粗砂和中砂,夹有透镜状粘土层,埋藏深度40~125米。该含水层孔隙度大,水量丰富,最大单井涌水量可达11933.38立方米/日。是海南地区主要含水层之一。
    五、石炭二叠系孔隙裂隙承压水含水层
    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的粗、细砂岩层,含有孔隙裂隙水,尤以断层破碎地带孔隙裂隙度大,含水比较丰富,多数钻孔涌水量10~100立方米/日,最大可达1000立方米/日。
    六、寒武系、奥陶系石灰岩溶洞裂隙承压含水层
    该含水层以拉僧仲、老百旦、拉僧庙一线发育较好,石灰岩溶洞裂隙较多,含水丰富,老石旦煤矿南东4号钻孔,单孔涌水量为2397.6立方米/昼夜。
    土壤:
    一、土壤类型
    按中国植被和土壤区划,海南地区属蒙、新半荒漠地带。土壤类型比较简单,主要为棕钙土和灰漠土,其次是草甸土和风化土即岩成土。
    棕钙土     为海南地区分布广、面积最大的一种土壤。约34966.13公顷,占该地区土壤总面积的99.29%,土层厚度80~150厘米,黄棕色、粒状或团块状,主要成分是矿物质和空气,有机质含量很低。适合于四合木、骆驼蓬和沙地旋复花植物生长。
    灰漠王     分布面积较小,约227.87公顷,占地区土壤面积的0.65%,土层较薄,一般为10~30厘米,是灰色或棕灰色,结构疏松,有机质含量很低,适于超旱生小灌木和荒漠类型植物生长。
    草甸土     分布于黄河一级阶地和河岸边,土壤层较厚,水分含量高,并含有一定量的有机质,适于农耕。
    岩成土     裸露及半裸露山地区,面积很小,约21.13公顷,占地区土壤面积的0.06%。
    二、土壤养分
    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为0.94%,最小为0.15%,按全国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5~6级比例超过50%。
    土壤氮    农耕地全氮平均含量0.051%,碱解化平均57PPM。属全国标准5级。
    土壤速效磷    土壤速效磷含量8PPM,但分布不均匀,约50%土壤低于5PPM。
    土壤速效钾    土壤中含速效钾量较高,达135PPM,是全国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的1~4级。
    土壤傲量元素    土壤微量元素铜、铁的含量较高,铝、锌、锰的含量偏低。
    植被:
    干旱少雨的海南地区,植被覆盖率极低,只有25%左右,但植物品种并不少,木本植物约30种,草本植物约200种,而且从低等孢子植物如藻类植物发菜、菌类植物马勃,中级裸子植物如木贼麻黄、杜松、到高级被子植物均有不同程度的繁殖生长。
    海南地区各类植物的一大特点是耐干旱,抗风沙力强,无论草本还是木本植物,植株都较小,枝叶上多被绒毛,肉质叶上有致密的角质层,根系粗壮发达,主根侧根都很长,按植物群落的分布,可分为山地荒漠植被型,草原化荒漠植被型和沿河草甸植被型3种类型。
    一、山地荒漠植被型
    分布在桌子山和甘德尔山。阳坡较温暖的地带,零散生长麻黄科和远志科等草本植物,阴坡湿地和阳坡的汇水沟内,生长着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的灌木,有时可以形成小片林带。其中有代表性的植物有杜松、山榆、鄂尔多斯山柏和蒙古扁桃。
    杜松    柏科,刺柏属常绿乔木,植株较大,小枝下垂,雌雄异株,球花单生叶腋,果圆球形。
    山榆    落叶乔木,小枝黄褐色叶呈倒卵形,粗厚,背生绒毛,花朵成簇,翅果两面被细毛,种子位于翅果中部。
    鄂尔多斯小柏    小柏科,小柏属落叶灌木,植株高1~米,株丛径达3米,老枝暗灰色,表面纵条裂,叶刺单一,倒披针形,花黄色,浆果鲜红。
    蒙古扁桃    蔷薇科,李属落叶灌木,株高1~2米,多分枝,近直角开展,树皮红紫色或灰褐色,叶椭圆,近茸质,花粉红色,核果卵圆形,被毡毛,属珍贵的第三纪残遗植物。
    二、草原化荒漠植被型
    分布于山前平地和荒滩,草木本植物混杂,种类繁多,地下水位较高处,常呈小片绿洲,是海南地区主要植被类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有:四合木、发菜、蒙古韭和沙蒿。
    四合木    蒺藜科,属落叶灌木,别名红柴、油柴。植株高90厘米,老枝红褐色,光泽,小枝灰黄色,被毛。双数羽状复叶,成对生于短枝上,小叶肉质,黄绿色,花淡黄色,蒴果不开裂,具四翅。四合木是古老的残遗物种,世界上与之有亲缘关系的物种早已绝迹。因此,可称其为活的植物化石。已划入珍稀植物保护区予以重点保护。
    发菜    念株藻科,念珠藻属藻类植物,全株为不分枝丝状体,丝宽约1毫米,长5~10厘米,黑色,水浸后,丝体膨胀张开,呈深褐色半透明状,可食,是名贵的干菜和重要出口商品。
蒙古韭    百合科,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沙葱,高15~30厘米,叶基生,圆柱或半圆粒状,外皮具有角质层膜。花淡紫色或紫红色,伞形,多数密集,子房倒卵形,花柱不伸出花被,鳞茎柱形,无明显膨大,外皮纤维状,松散。
    沙蒿    菊科,蒿属半灌木,株高30~50厘米,主根粗壮,褐色,老枝灰黄色。叶二回羽状,灰绿色,头状花序疏散,呈圆锥状,瘦果长卵形。
    三、沿河草甸植被型
    分布于黄河沿岸碱性土地上,草本植物居多,亦有灌木丛,由于水量比较充沛,植物生长茂盛,加上人工林带和农田,植被覆盖率较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有西伯利亚蓼、沙蓬、藜和芨芨草。
西伯利亚蓼  蓼科,蓼属多年生草本,茎斜生,基部分枝,叶片近肉质,长椭圆型或条形,花黄绿色,小坚果卵形。
    沙蓬    蓼科,沙蓬属一年生草本,别名沙米,株高15~50厘米,茎坚硬,浅灰色,披针形叶,无柄,花序穗状,种子近圆形。
    藜科,藜属一年生草本,别名灰菜,株高30~100厘米,叶片菱状卵形,上面深绿,下面灰白或淡紫红色,花黄绿色,边缘膜质,胞果色于花被或稍露,种子近黑色。
    芨芨草    禾本种,芨芨草属多年生草本,另名枳机,高80~200厘米,秆密,丛生,坚硬,叶长条形,坚韧。茎秆光滑,圆锥形花序开展,小穗披针形。